很多人都买卖过二手房,但有不少的房子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,接下来由肆眼驴找房(苏州忠业诚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名)高级顾问给大家分享卖房合同纠纷怎么处理。
一、处理步骤
1.核查合同条款
仔细审查合同中的关键条款(如付款方式、交房时间、违约责任、产权过户条件等)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注意是否有“不可抗力”“解除合同条件”等特殊约定。
2.协商解决(优先推荐)
直接沟通:与对方协商调整履行方式(如延期付款、补偿违约金等),尽量达成补充协议。
书面记录:协商结果需形成书面文件(如《补充协议》),双方签字确认。
3.第三方调解
通过居委会、街道办、房地产中介协会或专业调解机构介入,提高协商效率。调解协议可申请司法确认,赋予强制执行力。
4.仲裁或诉讼
仲裁: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,向约定仲裁机构申请(一裁终局,效率较高)。
诉讼:向房产所在地法院起诉,主张继续履行、解除合同、赔偿损失等。
二、关键证据准备
核心文件:买卖合同原件、补充协议、房产证、契税发票、付款凭证(银行流水、收据)。
履行记录:交房验收单、物业交割证明、催告函、对方违约的书面通知。
沟通证据:短信、微信、邮件、录音录像(需合法取得)。
评估报告:如房屋质量问题,需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。
三、常见争议焦点及对策
1.买方违约(如拒付房款)
催告后仍不履行,可要求解除合同,没收定金或按合同索赔违约金;若违约金不足弥补损失(如房价下跌),可主张额外赔偿。
2.卖方违约(如拒不过户、一房二卖)
要求强制过户,并索赔延迟履行损失;若房屋已转售他人,可主张差价赔偿或追究恶意违约责任。
3.房屋瑕疵(隐瞒渗水、产权纠纷)
举证卖方未如实告知,要求修复、降价或解除合同;若影响使用(如凶宅未披露),可主张欺诈撤销合同。
4.政策变化(如限购、贷款审批失败)
查看合同是否约定“因政策导致无法履行可免责”,若无约定,法院可能根据公平原则分配责任。
四、注意事项
时效意识:诉讼时效通常3年,自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算;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。
财产保全:提起诉讼后,可申请查封房产或冻结对方账户,防止转移财产。
律师介入:复杂案件(如涉及抵押权、共有权纠纷)建议委托律师调查取证、代理诉讼。
五、风险预防建议
签约前:核实房产性质(是否满五唯一、有无抵押)、共有人是否同意出售,要求卖方提供产调报告。
合同设计:明确违约金比例(建议10%20%)、争议解决方式(约定本地法院管辖)。
资金监管: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托管房款,避免私下交易风险。
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表示,纠纷处理需冷静应对,优先协商,同时注重证据保留。若涉及较大金额或法律疑难,建议尽早咨询专业房产律师,制定针对性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