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肆眼驴找房公寓负责人获悉,北京市近期出台的《关于规范个人开展住房转租活动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旨在整治职业化“二房东”乱象,强化住房租赁市场监管。接下来由肆眼驴找房(苏州肆眼驴找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名)高级顾问给各位分享。
一、政策核心内容
1. 监管门槛:10套(间)及以上需备案
个人转租非同一套(间)住房达10套(间)及以上,必须办理市场主体登记(即注册企业),并向住建部门备案。
例外情形:因工作、学习等合理转租需求(如临时转租1-3套),或从事民宿、住宿经营的,不纳入监管范围。
2. 资金监管要求
押金托管:所有押金需存入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托管账户。
租金监管:单次收取租金超过3个月的,超出部分需纳入监管账户。
3. 经营规范
备案后的“二房东”需遵守《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》,落实信息公示、登记备案等制度,与企业同等管理。
二、监管机制与执行措施
1. 多级监管体系
街道/乡镇政府:负责日常巡查,发现违规转租线索后上传至市租赁管理平台。
部门联动:住建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查处未登记备案的规模化转租行为。
2. 平台责任
互联网平台(如租房网站)和房产中介禁止为转租10套及以上的个人提供房源发布或居间服务,需审核房源数量及备案真实性。
3. 违规处罚
未经登记从事转租经营的,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;逃避监管(如隐藏房源数量)将限制交易资格。
三、政策背景与问题指向
1. 整治乱象
职业化“二房东”长期存在发布虚假房源、克扣押金、随意涨租等问题,甚至通过违规隔断制造安全隐患(如120㎡三居改15人“胶囊房”)。此前因未纳入监管,租客维权困难,纠纷处理成本高。
2. 填补监管空白
北京约35%租赁房源为转租房,其中60%以上由个人“二房东”操盘,游离于企业监管框架外。新规将规模化转租纳入法治轨道,终结无照经营时代。
此次政策是北京租赁市场的“刮骨疗毒”,通过精准量化监管(10套门槛)+ 资金安全锁(押金/租金托管)+ 平台责任闭环,推动市场从无序扩张转向规范发展。
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表示,北京此次出台的租赁政策,对整个租房市场起到积极带动作用,也保护了广大租客的权益,同时为本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