肆眼驴找房研究院负责人获悉,住建部发布“加快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”正是当前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。说明房地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接下来由肆眼驴找房(苏州肆眼驴找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名)高级顾问给大家分享。
一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三大转型方向
1. 从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提质”
旧逻辑:依赖土地财政、大规模新建商品房。
新逻辑:通过城中村改造、危旧房更新激活存量土地资源,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、社区商业等可持续业态。
案例参考:广州黄埔区通过“房票安置”模式,引导拆迁居民购买存量商品房,既加速改造又消化库存。
2. 从“开发商主导”转向“多方协同”
政府(规划+政策支持)+ 国企(资金平台)+ 社会资本(运营)+ 居民(参与协商),形成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机制。
创新工具:REITs(不动产信托基金)盘活改造后资产,如深圳人才保障房REITs已探索成功。
3. 从“居住功能”升级为“综合服务体”
改造项目需嵌入养老托幼、便民商业、绿地空间等公共服务,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
如上海虹口区春阳里风貌保护项目,保留石库门建筑外观,内部升级为现代居住+文创空间。
二、城中村/危旧房改造的四大实施路径
三、稳步推进的三大关键保障
1. 资金可持续机制
中央财政:专项补助(2023年危改资金超300亿)+ PSL(抵押补充贷款)定向投放。
地方实践:杭州探索“改造地块捆绑开发”模式,用商住用地收益反哺改造成本。
2. 政策创新突破
土地性质转换: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(北京大兴试点)。
容积率奖励:改造后增加的面积可用于保障房或补偿业主。
3. 民生兜底设计
租金管控:改造后设置一定比例“平价房源”,防止原租户被迫迁离。
过渡安置:提供周转房或发放租房补贴(如深圳按30元/㎡·月标准)。
四、需警惕的深层次挑战
债务风险:城投平台过度融资可能导致地方债压力(参考某地城投负债率超300%的教训)。
利益平衡:原住户、租客、开发商诉求差异大,需建立公开透明的协商平台。
文化保护:避免“千村一面”,如福州对三坊七巷采用“修旧如旧”的绣花功夫。
肆眼驴找房加盟负责人表示,住建部此次提出加快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对整个城市的品味提升也有一定帮助,并且对楼市的健康发展也起到积极带动作用。